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等敏感区域建设项目。
偏重的产业结构、单一的能源结构除制约经济发展外,也成为加剧污染的重要来源。总量控制有利于倒逼企业降低能耗、调整结构,从而从根本上缓解空气污染。
据导报记者了解,试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并不是要减少煤炭消费总量,而是要降低煤炭消费总量的增速。长期从事电煤调度工作的山东省经信委煤电油气运办公室主任史玉明告诉导报记者,预计今年山东煤炭总消费量将和去年持平,保持在3.4亿吨左右。边健伟介绍说,目前山东省内煤炭企业主要为山东能源和兖矿两大企业集团,煤炭产量约1.5亿吨,其余2亿吨是在新疆、陕西、内蒙古、贵州等煤炭资源产区及澳大利亚等海外地区获取,因此即便控制消费量,本地煤企的产量依然不足。以2011年3.2亿吨的消费量为标准,在实行总量控制的情况下,2015年山东煤炭消费量预计将达到3.9亿吨,增速由6%降至5%。对于今年频频发生的雾霾天气,许多人仍心有余悸
并计划分4个阶段逐步取消大气污染行业排放特权,力争到2020年实现空气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总量控制有利于倒逼企业降低能耗、调整结构,从而从根本上缓解空气污染。同时,鼓励重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开放煤层气勘探、开发、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领域,鼓励民营资本介入。
但长期以来,山西形象为煤所累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的山西,要想实现2015年能源发展的预期目标,如何实现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型呢?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进入十二五以来,山西已经提出能源基地建设要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出发,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促进能源工业实现五大转变,即由粗放到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由单一到循环、由黑色到绿色的转变。同时,积极引导山西煤化工行业向高端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山西之长在于煤,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一煤独大可以说是精准概括。
从传统能源迈向清洁能源今年两会期间,环保无疑成为最大的热点话题。当然,山西也在努力规避可能因煤耗、能效、水耗3个关键指标带来的煤化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闯关风险。
两会期间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也使各方对清洁能源的呼唤更为迫切。去年9月,山西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签署了《加快山西省煤化工行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此前,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国内生态环境难以继续承载粗放式发展模式,迫切需要绿色转型发展。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宏英介绍,山西省之所以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转型,这和山西省确定的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在煤炭方面,山西省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山西在全国能源生产、外输中的地位,煤炭产量控制在10亿吨以内,电力装机容量达到0.8亿~1亿千瓦,煤层气开发总量达到200亿立方米,新能源开发总量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由5%提升至10%,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利用焦炉煤气含量高的特点,充分回收焦炉煤气,建设焦炉煤气制甲醇和二甲醚项目在日前明确的首批省级转型综改标杆项目中,9个山西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项目就有投资总额高达1157亿元的6个煤化工项目,分别为:投资85亿元的山西焦煤集团6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烯烃项目、投资310亿元的山西潞安集团百万吨级煤基多联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300亿元的山西晋煤集团100亿立方米煤层气抽采和利用项目、投资143亿元的阳煤集团新型煤化工项目、投资248亿元的山西同煤集团煤制天然气项目,以及投资71亿元的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气化山西项目。此前,国务院《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国内生态环境难以继续承载粗放式发展模式,迫切需要绿色转型发展。两会期间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也使各方对清洁能源的呼唤更为迫切。
有专家认为,清洁能源很可能会引领山西产业结构调整。这其中,进行能源行业的结构调整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重中之重。
支持企业通过债券、上市和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按照构想,到2015年,山西省焦炉煤气制甲醇达到450万吨。
他说:特别是去年以来煤价大跌提醒我们,单一依靠煤炭资源来发展经济的道路已经走不通,必须坚定转型决心,加快转型步伐,跳出唯煤的思路,大力推进煤炭深加工转化,大力发展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形成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山西之长在于煤,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一煤独大可以说是精准概括。目前,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已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提出适度发展煤基替代燃料,以劣质煤、三高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为重点,发展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煤制油产业。煤层气开发利用将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去年9月,山西省政府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签署了《加快山西省煤化工行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鼓励重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开放煤层气勘探、开发、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领域,鼓励民营资本介入。而两会传递出的能源领域改革信号也使专家预测,清洁能源发展将在今年提速。
同时,提出了双控目标,即煤炭供应总量严格控制在10亿吨以内,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38亿吨标煤。根据协议,双方将以新建大型煤化工项目为载体,联合组建山西现代煤化工研究设计院,开展油页岩、油砂、长焰煤制油气等可替代能源领域的战略研究。
煤制天然气规模达到40亿立方米。煤制合成油达到300万吨。
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先行先试的道路中,煤化工是山西选择的一个主要突破口。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宏英介绍,山西省之所以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转型,这和山西省确定的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由此看出,要发展清洁能源,必须首先从传统能源入手。对重点项目,将采取入股、贴息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市、县两级政府也将拿出部分资金支持本地区重点项目建设。
但长期以来,山西形象为煤所累也是不争的事实。如煤制油和煤制气用水量巨大,需要认真平衡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等。
为确保从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目标的顺利完成,山西省政府出台了相关产业有关投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从传统能源迈向清洁能源今年两会期间,环保无疑成为最大的热点话题。
同时,积极引导山西煤化工行业向高端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那么,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的山西,要想实现2015年能源发展的预期目标,如何实现传统能源到清洁能源的转型呢?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进入十二五以来,山西已经提出能源基地建设要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出发,坚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总体思路,促进能源工业实现五大转变,即由粗放到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由单一到循环、由黑色到绿色的转变。
当然,山西也在努力规避可能因煤耗、能效、水耗3个关键指标带来的煤化工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闯关风险项目办公室将增设秘书处,设在发改委,要按照一事一表的要求尽快确定相关制度和部门职责。中海油大同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全省两大转型综改试验重大标杆项目之一,由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同煤集团在左云县境内联合投资253亿元,建设规模为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以及相应的煤炭资源开发项目及其配套、衍生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工期预计39个月。副市长曹惠斌、同煤集团董事长张有喜以及市发改委、重点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对接商谈会。
要在讲科学的前提下,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产。基础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由左云县牵头对接实施,全力保障。
对省里出台的十项优惠政策将尽快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打造政策最优洼地。李俊明在对接商谈时表示,中海油大同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大同非常重要的工程,市长负总责,为加快项目推进,我市将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工作。
煤制天然气园区要成立管委会,积极服务项目建设。3月12日下午,大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李俊明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北京总部,就煤制天然气项目推进事宜与中海油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家祥进行具体对接商谈